本草探索|“循迹本草”背后的故事——鹿茸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乃名贵中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

来源:雪球App,作者: 本草头条,(https://xueqiu.com/8734503217/268249974)

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乃名贵中药材。鹿茸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古代医家认为,鹿之精气全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鹿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在现存文献中,汉代文献就有“鹿身百宝”的说法,是灵丹妙药的象征。《本草纲目》记载鹿茸、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血、鹿脑、鹿尾、鹿肾、鹿筋、鹿脂、鹿肉、鹿头肉、鹿骨、鹿齿、鹿髓等都可入药,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能够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而鹿的初生幼角——鹿茸更是被视作“宝中之宝”。

鹿茸的历史记载

根据历史记载,鹿茸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神农本草经》中,这是一本记载了早期草药和药物的重要著作。在后来的《本草纲目》中,鹿茸也被列为一种重要的药材。鹿茸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据史书记录,当时鹿茸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宫廷中。

鹿茸,中药材名。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一般分锯茸和砍茸两法。功能主治为: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①《本经》: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②《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本草经疏》云:’痒’应作’疡’)。③《药性论》: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梦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又主赤白带下,入散用。④《日华子本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气,酥炙入用。⑤《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⑥《本草切要》:治小儿痘疮虚白,浆水不充,或大便泄泻,寒战咬牙;治老人脾肾衰寒,命门无火,或饮食减常,大便溏滑诸证。

鹿茸的功效与作用

[禁忌]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鹿茸是一种补益类的中药材,所以实热、湿热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此外,患者在服用鹿茸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效。

一般情况下,鹿茸的功效是益精血、强筋骨;作用是增强免疫力、治疗肾精亏虚。功效:具体分析如下:

1.益精血:鹿茸性甘、咸、温,归肾、肝经,具有益精血的功效,常用于补气和养血,效果通常比较好。

2.强筋骨:其功效之一是强筋骨,可以改善肾虚引起的筋骨痿软、小儿发育迟缓等不适症状。

3.增强免疫力:该药物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鹿茸酸等成分,可以参与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有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

4.治疗肾精亏虚:该药物可以壮肾阳,因此可用于改善肾精亏虚引起的阳痿、遗精、宫寒、不孕等不适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