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硬盘?硬盘的工作原理和硬盘用途、类型介绍

传统的硬盘通过磁性数据存储原理来工作。一个名为致动器臂的装置带有一根连接的读写磁头,在旋转的磁性盘片表面移动,以检索存储在不同位置的数据。这些磁头距离磁盘表面仅有几纳米,可以读取并改变它们下方的磁化颗粒的模式。这些颗粒具有不同的磁极性 - 正或负,它们代表二进制代码中的0或1。

这个设计意味着在信息被检索之前总会有延迟或滞后。机械臂必须移动到磁盘上的正确位置以获得特定的数据,并且在特定文件或应用程序能够完全在RAM中组装并打开之前,可能需要多次重复这个过程。这种滞后,称为延迟,通常以毫秒为单位,但如果硬盘从低功耗休眠模式启动,延迟可能会达到整秒。相比之下,现代CPU的速度以纳秒为单位。一纳秒等于一百万毫秒。

随着每一代CPU变得越来越快,尽管硬盘技术的改进使盘片能够更快地旋转,但硬盘延迟与CPU速度之间的差距却变得越来越大。HDD技术固有的局限性意味着盘片转速最终只能达到每分钟10万转左右。

固态硬盘的工作方式不同。它们依赖于速度更快的闪存,这种存储器不需要任何移动部件来运行。数据存储在作为浮动(电子隔离的)逻辑门运行的单元格中。逻辑门是产生两个二进制输入的单一输出的计算开关。电子与这些门相互作用,将它们的电荷从一种状态改变到另一种状态。这种电荷变化迅速擦除单元格中现有的数据,以便新数据可以输入。另一个门,称为控制门,调节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即使设备未连接电源,这些电荷也会保留。出于这个原因,闪存被认为是一种非易失性内存。

存储单元本身是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或MOSFET。

闪存有两种类型 - NOR或NAND,以它们使用的逻辑门的类型命名。NAND闪存是被广泛使用的,已成为包括USB驱动器和现代计算机在内的许多常见设备的默认选择。它比NOR闪存更便宜、容量更大。

NAND存储器以网格形式布局,每个网格由称为页的行组成。典型的NAND块的大小在256千字节至4兆字节之间变化。一个千字节等于1,024字节,每个字节由八个二进制数字组成。

闪存的平均速度为每秒1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