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 || 跟着这些纪录片,感受法国人眼中的“中国”

该片以法国摄影师阎雷30多年拍摄中国社会变迁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通过西方人独特的镜头语言,真实再现一个外国人眼里中国的社会巨变、经济腾飞、砥砺前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真实故事。

2018年10月,该片入围2018年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D20提名”。

阎雷是“拍摄中国题材最优秀的外国摄影家”之一;他的摄影集《中国》在全球六个国家发行了几十万册;他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发现者、纪录者。阎雷的足迹遍布中国城乡各个角落,从首都北京到侗族山寨;从当年大同蒸汽机车厂到改革开发的热土深圳;从上海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到云南哈尼梯田……阎雷用镜头捕捉并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为改革中的中国和中国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

《爱上中国》分为《寻梦》、《探梦》、《圆梦》三集,该片没有拘泥于讲述主人公阎雷的个人故事,而是借助阎雷以及他所拍摄的一幅又一幅老照片,带领观众走进中国社会巨变的历史洪流,讲述一个又一个普通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永恒中国-魅力甘肃》

《永恒中国-魅力甘肃》纪录片总计时75分钟,围绕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以中国文化交流为线索展开,从历史、文化等角度切入去看待甘肃,法国著名节目主持人杰罗姆和他的团队深入基层农村拍摄了目前甘肃的发展情况,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展现着甘肃河西走廊上的地域风情以及厚重的文化气息。

杰罗姆曾在世界60多个国家拍摄了一系列人文旅游纪录片,今年12月受甘肃省委宣传部的邀请,他参与《永恒中国—魅力甘肃》的拍摄。他在发布会上说,“在来中国之前我查看了大量有关莫高窟和河西走廊的资料,当莫高窟的艺术真正呈现在我眼前时,我觉得它就是一座活的艺术长城。”杰罗姆尤其对鸣沙山拍摄印象深刻,他形容鸣沙山的朴实壮美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哺育着世世代代勤劳的敦煌人,也敞开双臂热情接纳着每一位来这片神奇沃土旅游、参观、学习的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人民。

《相约未知地带》

《相约未知地带》,法文名Rendez-vous en terre inconnue ,豆瓣评分高达9.1!是法国国家电视台FRANCE2一个名牌栏目,每期主持人Frédéric Lopez 邀请一位知名人物与他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人相处。

此次,Frédéric Lopez 邀请法国著名演员Clovis Cornillac 前往中国的贵州,到一个远离都市的苗族山寨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一起劳作。影片反映,尽管村庄发展极其落后,却通电通水,有些人家里还装了电视;尽管交通闭塞,村民们对外面的世界并不陌生;尽管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代代努力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影片情感真挚,可视性强。总编Franck Desplanques说,希望有朝一日这部片子能回到贵州,播放给当地的居民观看。

《相约未知地带》曾创造了29.5%的超高收视率。近5年来,每一期都得到600至800万左右的法国观众收看。法国全国人口只有6000万左右,相当于每7至8个法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收看这档节目,所以这是法国一档名副其实的“现象级”电视节目。

开播至今,《相约未知地带》曾在13个国家进行过录制:纳米比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蒙古、埃塞尔比亚、马里、印度、玻利维亚、越南、乍得、坦桑尼亚、秘鲁、中国。节目在耗费巨资通过航拍、移动镜头、长镜头等多种拍摄方式表现当地自然风光之外,更重视利用场景、对白和旁白介绍当地的人文风情和社会经济现状,让各类观众都能在节目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北京的星期天》

《堤》、《美好的五月》的导演克利斯·马克于1956年到中国就拍摄拍摄短片《北京的星期天》。豆瓣评分7.9。影片拍摄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街头处处可见老式的人力车,也出现了一些自行车,民众的体育健身气氛相当浓厚,老人击剑打太极,小伙子和小姑娘玩单杠和高低杠,小孩子们认真地做着气象分析实验,偶尔还能看到街头卖艺的人,舞刀弄枪一字步,洋洋精通;亭榭楼台等古建筑,中国水墨山水画,京戏木偶戏,还有盛大的集体演出,出游的人们闲情逸致地泛舟湖面,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民众生活角度,都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演在片中许多地方都加了中文注释,虽然有些地方用法古怪,简繁结合,但大致意思还是知道的。特别是片尾标志"Fin"也被翻译成了“在”,可能是通“再见”的“再”吧。

街道上老式的人力车和马车,天桥耍着大刀的艺人,天真活泼的孩子以及热闹的国庆游行,这些镜头是那个年代的珍贵历史写照。影片的中文顾问是被誉为“新浪潮祖母”的法国著名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充满浓郁中国情调的北京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给这两位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都反映在影片《北京的星期天》之中。

《镜头下的中国》

法国 Artline Films, ARTE France于2013年制作,TVB高清翡翠台于2015年引进播出。又名《镜头下的中国》,英文名《Chinese Viewfinder》,Emma Tassy执导。

这部关于中国近30年高速发展与变化的纪录片,没有采用常规的客观陈述,铺陈观点,而是通过采访不同摄影师,并透过这些摄影师的个人视角,观察、记录到的影像,用他们的私人感受,交织成一个多维度的真实影像,通过多个视角进行对比,深度剖析中国当下的困境与禁忌,荣耀与华丽。

影片拍摄者包括在广州拍摄了16年城市变迁的许培武,在深圳拍摄了20多年的农民工摄影师张新民,多次获得国际奖项的争议题材摄影师卢广,还有拍摄《国人》的刘铮,在北京定居的深受时尚名牌和明星们青睐的陈漫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60后,70后,80后,90后的摄影师,是如何透过镜头表达自己所想,如何赋予他们所关注的对象新的面孔,如何定调大潮流中万千变化中的形形色色。

Ref: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198159986/

http://www.sohu.com/a/49148209_11979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47f74a0102w2w0.html

关注外研社,并设置成为你的星标公众号,请你跟我这样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